在鲁南京杭大运河畔、鲁苏交界处的枣庄涧头集镇,有一个小村庄,因为褚姓在此建村庄盖楼而得名“褚楼村”,有200多年历史的褚氏中医就诞生于此。褚氏中医不仅医术高明,而且医德高尚。其第四代传人褚思泮悬壶济世,扶危济困,在鲁苏交界地区颇有声誉。
褚思泮出身于中医世家,曾祖父褚慎泽在清乾隆年间就是享誉一方的名医。乾隆五十年(1785年),鲁南苏北一带春季大旱。到了5月,蝗虫成灾,田地里的庄稼被蚕食殆尽。夏秋季节,又阴雨连绵,大雨连下三月有余,运河两岸一片汪洋,造成饥民疔疮流行,死者无数。正在这危急时刻,褚慎泽在运河大堤上支起大锅,熬煮“二花解毒汤”,救民于病患之中。为方便患者,他又在邻村支起数口大锅煮药。褚慎泽的这一善举,被十里八乡传为佳话,受到官府的褒奖,于是褚氏中医名声大振。
褚氏中医的第四代传人褚思泮生于1910年,从小就跟随父亲在药堂里帮忙。父亲诊病时,他就站在旁边临习。他先从认药开始,将中药的性味、归经、性能、主治熟记于心。在褚思泮年幼时,父亲不幸去世。有人劝褚思泮坐堂医病,可褚思泮认为自己年幼功浅,临床经验较少,便闭门研读医书。他一面整理父亲留下来的病历,一面苦读《内经》《伤寒论》《外科大成》《本草纲目》《本草从新》等医著。半年下来,他掌握了深厚的中医学理论。
褚思泮又拜苏北名医王崇礼为师,博采众家之长。这期间,他白天随师出诊治病,晚上挑灯苦读医书。褚思泮不仅精通中医,而且书法也是一绝,他开的药方常常被人收藏,临摹。后来,褚思泮在鲁南重镇涧头集镇开了一家诊所,号称“天水堂”。褚思泮一生注重医德,处处为病人着想。他曾在“天水堂”两侧盖两间大耳房,冬季,每间耳房生两个火炉,便于穷苦百姓煎药、做饭和住宿取暖用。他给穷人治病,尽量用单方、验方、少花钱,且很多时候不收钱。有一年大年三十,马兰坝子村一姓黄的大地主的儿子得了疔疮,便请褚思泮前往诊治。褚思泮开了药方,黄家地主一问药价很低廉,认为褚思泮不愿给儿子用好药,便露出不满。褚思泮见状,计上心来,又开了几服中药,药价20块大洋。黄家地主这才满意地离开。褚思泮立即把黄家的奴仆们叫来,把20块大洋分给了他们,让他们过个好年。
抗战期间,枣庄地区的革命先驱朱道南听说褚思泮在当地很有影响力,并且有民族气节,便想团结他为抗战出力,于是亲笔写信,委托人送到褚家。朱道南的信言辞恳切、意味深长,且文辞优美,信的大意是:久慕高风,深为景仰,无缘识君,恨何如之。先生质朴精勤,秉性刚直,重义轻财,民族义重,且业精岐黄,扶危济贫,民众称赞。当下日寇横行,外侮内讧,民不聊生。动员民众,组建武装,抗敌御侮,兴复邦家,乃炎黄子孙之大义。望先生以民族国家计,鼎力助之,于公于私可告无悔。
褚思泮读信后,深为朱道南的民族气节、凛然大义所感动,他提笔写了回信:在国家危亡之时,朱先生慷慨担当,救民众于水火,深为钦佩。在下坚决拥护先生的抗日大计,任凭先生驱使,当竭尽全力,以尽匹夫之责。褚思泮按照朱道南的要求,凭着自己的威望,利用为他人看病诊治的机会,广泛联络仁人志士,积极宣传抗日主张,动员乡邻民众参加抗日武装,而且在为八路军战士疗伤时分文不取。
原台儿庄广电局局长郑学富